<address id="7dlj7"><address id="7dlj7"><th id="7dlj7"></th></address></address>
    <em id="7dlj7"><span id="7dlj7"></span></em>
    <address id="7dlj7"></address>

    <noframes id="7dlj7"><form id="7dlj7"></form>

          <noframes id="7dlj7"><span id="7dlj7"></span>

            <thead id="7dlj7"><listing id="7dlj7"><nobr id="7dlj7"></nobr></listing></thead><form id="7dlj7"></form>

              <form id="7dlj7"></form>

              > 要聞 >

              2023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一名川籍科學家獲獎

              時間:2023-08-16 20:07:33       來源:封面新聞


              (資料圖)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8月16日,2023未來科學大獎揭曉,8位科學家分別獲得三大獎項。其中,畢業于普渡大學園藝系的周儉民博士,是唯一川籍獲獎者。

              據了解,生命科學獎的獲獎人為柴繼杰、周儉民,獎勵他們為發現抗病小體并闡明其結構和在抗植物病蟲害中的功能做出的開創性工作。物質科學獎的獲獎人為趙忠賢、陳仙輝,表彰他們對高溫超導材料的突破性發現和對轉變溫度的系統性提升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的獲獎人為何愷明、孫劍、任少卿、張祥雨,獎勵他們提出深度殘差學習,為人工智能作出了基礎性貢獻。

              作為唯一一名出生于四川的獲獎者,周儉民博士于1994年畢業于普渡大學園藝系。他從植物抗性基因克隆研究成果出發,發現了為植物病害控制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在解析植物先天免疫機制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對全球糧食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公開資料顯示,未來科學大獎于2016年設立,每年一屆,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發起成立的科學獎項,旨在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目前設置“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約725萬元人民幣(等值100萬美元)。

              標簽:

              消息推送